【以下就是希特勒當選總理後,德國人們的反應】
 #既視感超重
 #是1933嗎我還以為是2020呢
 1933年1月31日,希特勒面見總統興登堡
 戈培爾等人焦急等待著,不久希特勒回來了,
 戈培爾:「他一言不發,我們也一言不發,可是他的眼中滿含著淚水。」
 是的,那個時候,希特勒已經成為德國總理了
 .
 《一個德國人的故事》作者哈夫納,描述著他聽到這件事時候的反應:
 「.....我的初步反應足足持續了一分鐘之久:一道涼徹脊髓的寒意。」
 「.....我感覺好像有一隻既具危險性、同時又令人噁心的兇殘野獸正在逐漸逼近,
 獸蹄骯髒而銳利的爪子已經伸到我的面前。」
 .
 事實上在希特勒當上總理前
 在很多當時的德國人眼中,的確就是個不入流的人物。
 當時還小的《我的鄰居希特勒》作者艾德加,描述著大人討論的希特勒:
 「希特勒是個偏執狂,相信自己能夠掌控全世界。
 他對每件事情都有譫妄的解釋,還誤以為他的論證具有可信的邏輯性。」
 .
 「他無病呻吟、牢騷滿腹、自願自嘆、咆哮嘶吼。」
 「他怪罪全世界。沒錯!他怪罪法國人、大將軍、他的下士、猶太人、老鼠.....」
 .
 在宣傳中,希特勒講的都是假消息,目的就是要煽動仇恨。
 連希特勒自己都承認:「宣傳不必客觀調查事實真相.....主觀的事實真相必須有利於自己的一方」
 .
 而他就是這麼做的,艾德加家的大人說:
 「希特勒說的基本上全是一派胡言。他認為猶太人全是共產黨員,又聲稱他們掌控銀行,但德國絕大多數的銀行都是由新教徒管理的!
 他甚至宣稱共產革命是猶太人的陰謀!」
 .
 但是,許多德國人仍然沒有意識到眼前越來越高漲的危險。
 為什麼?奧地利作家茨威格說出一個重要的原因:德國人對「學歷」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頂禮膜拜:
 「這個國家的高級職務都是有所謂『受過高等教育的人』擔任。
 因此一個還沒有讀完中學、更談不上讀完大學的人,居然也有可能坐上俾斯麥曾經做過的位置,這個德國人來說簡直不可思議。」
 .
 事實證明,這讓他們上了大當。
 每當希特勒一講出不入流的東西,許多報紙輿論只顧嘲笑揶揄他。
 然而雖然希特勒的出身、言行都很粗鄙
 但在當時混亂的政局中,這一切都會轉變為一種真正的吸引力。
 .
 戈林這樣崇敬著希特勒的庶民身分:
 「一個沒有高位、財產,或憑藉的民間人物
 一個坦白質樸的人物,一個具有驚人才智和偉大品格的人物......」
 .
 整個德國好像出現了兩個平行時空,而最後希特勒就這樣崛起了。
 不過即使到了這個時刻,還是有很多人仍然未醒。
 茨威格說:「還有一大票人僅僅只是把他(希特勒)
 看作臨時佔去那個位子的人,把納粹的統治看作是暫時的插曲。」
 .
 生活依舊、工作依舊
 甚至是一個月後的柏林嘉年華也仍然依舊。然而這一切都有點不同了
 在嘉年華上,哈夫納突然有種暈眩的感覺
 「我彷彿與這幾千名衣著光鮮的年輕人,共同被禁閉在一艘大船裡面。
 .
 船身正在劇烈搖晃擺動,而我們卻在最偏僻、有如鼠穴般的船艙內縱情歌舞。
 可是頂層....已經有人決定引水灌滿船上的那個部位,
 .
 讓其中的一切全都溺斃,管他是人還是老鼠。」
 #之後的一切大家都知道了
 #不想的話週末就回去投票~~